玉米是什么时期传到中国的?

吾爱学习 06-08 16:22

明朝传入之初,玉米还未列为粮食,人们认为它很稀有。如明末学者田一衡在他的《六情日札》中记载玉米:“御麦自西番,旧名番麦。之所以叫玉麦,是因为以前是进宫的。”
 
《六情日札》还描写了玉米的形状:枯叶如粟,花如稻穗,花瓣如拳头,须如红绒,粒如柳子,又大又白。,鲜花盛开。在山顶,在关节处坚固,与山谷截然不同。
 
田一衡是钱塘人。当时,钱塘地区也有种植园。他说:“我家乡有很多这样的品种。”
 
我国各地区的区志中都有丰富的关于玉米的记载。玉米引种后,首先在山区种植。至明末1643年,玉米已传至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广西、云南等10个省份。还有浙江、福建两省,明代地方志虽无记载,但另有文献证明,明代曾种植玉米。
 
玉米在我国的推广可分为两个时期。明代中叶至明末是一个发展时期。到明末,这种作物已普及到全国近一半的省份。至清初,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种植。
 
清代玉米集中的地区是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香桂地区的中部山区、贵州、云南地区的西南山区和皖浙赣地区的东南山区。东北大部形成于晚清至民国时期。
 
清初50多年来,至1700年,辽宁、山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地方志记载的玉米数量超过明代。1701年后方志多记载玉米,1718年又增设台湾、贵州两省。仅据记载,从1531年到1718年不到200年的时间,玉米就传遍了我国20个省份。根据我国各省最早的文献记载,它们日期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玉米的实际引种顺序,因为方志等文献记载往往有遗漏和迟记。
 
如广西有记载的玉米种植,比甘肃、云南早30年左右,比陕西早60多年,比四川早一个半世纪,比贵州早近两个世纪。
 
江苏有记载的玉米种植也早于甘肃和云南,浙江、福建和广东均早于陕西、四川和贵州20年甚至一个多世纪。
 
玉米传入我国后,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。这种新文化的引进和推广,主要依靠大量农民的试种和广泛栽培。当勤劳聪明的农民看到玉米是一种适合旱地和山区的高产作物时,他们很快就占了便宜。如1776年安徽《霍山县志》记载:40年前,人们只是偶尔在菜园里种上一两株植物,供孩子们食用,如今已遍布高山峡谷,赖以生存。西南200英里范围内的全年食物。
 
又如1886年河北《遵化县志》记载,清朝嘉庆年间,有人从山西运来一些玉米种子到遵化。起初只在菜园种植,光绪年间开始在大田区大量种植。可见发展之快。
 
我们的土地本来就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,农业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,引进后,我们可以结合作物特点和因地制宜,迅速掌握和改进栽培技术,培育出许多适合当地的品种,创造出多种不同的吃法。
 
玉米刚引种栽培时,除山区外,一般作为副食食用。由于玉米非常灵活,易于种植和管理,而且春玉米的成熟期比其他春粮早,还未完全成熟就可以煮熟,有助于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。因此。,很快成为山区农民的主食。
 

相关推荐